最新消息 / NEWS
轉知:「國產ㄟ材好」 提升木材自給率第一步2023 - 02 - 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國產ㄟ材好」 提升木材自給率第一步 

 

臺灣對木材的需求量大,有鑑於世界各國逐漸限制木材出口,降低進口木材的依賴與提升木材自給率為未來趨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長期致力於經濟人工林研究,推廣適地適木、具經濟價值樹種苗木栽植,如臺灣杉、相思樹、櫸木等,並發展優良疏伐技術,提升國產材品質,使用國產造林木取代進口材,逐步朝向提升木材自給率方向邁進。

 

林試所指出,「木材」是一種生物材料,樹木於生長過程中藉由光合作用,自大氣中吸入二氧化碳轉變成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樹木體內,再經過長時間木質部的累積,就此形成木材。因此,若將木材製成木製產品,就能將碳持續固定在其中,也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回到大氣碳循環的速度。所以愛用木製產品及延長木製產品的使用週期,對環境保護及減緩全球暖化均有正面效益。

 

木材自古以來就給人高貴、穩重及溫暖的質感,深受大眾喜愛,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產品舉凡家具、3C、室內裝修及建築物等,皆和木材息息相關。林試所指出,臺灣每年木材資源使用量約為600萬立方公尺,但木材自給率僅約1%,大部分是仰賴進口。然而在木材進口的同時,除運輸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增加碳足跡之外,木材來源合法與否、是否來自原始林或非法盜伐的木材等問題逐漸備受重視。現今全球重視森林資源的永續性,為避免變相鼓勵國際間盜伐行為,臺灣對於進口木材溯源機制有所要求。除須清楚標示產地來源等相關證明,亦要求須具備森林資源認證(Forest certification),主要目的在確保木材資源收穫時能維持森林的多樣性、產量與生態過程。

 

林試所說明,該所長期致力於經濟性人工林相關研究,除考量樹種適地適木特性,藉由選拔優良母樹培育苗木,推廣具經濟價值樹種,如相思樹、櫸木、香杉、臺灣杉及肖楠等5大臺灣原生樹種造林。其中臺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更是全球唯一以「臺灣」為屬名的植物,其色澤多元,具有芳香氣味,材質細致,紋理在多元色澤交錯下別具風格,又稱「七彩杉」,目標在打造具生產力及特色的人工經濟林。此外,林業試驗所在人工林經營中,也透過發展優良的疏伐技術,以提升國產材的品質。疏伐作業除可促進林木生長、提升形質、林木健康度及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樣性等,疏伐下來的林木亦是國產材的重要來源之一。

 

林試所表示,國內訂定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期許2027年國產材自給率能達5%目標。在世界各國追求2050年達淨零排放目標前提下,如何妥善經營規劃人工林,以及善用木材資源,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使用國產造林木取代進口材,以提升木材自給率,是較綠色且環保的作法,符合「地產地銷」的概念,達成區域原料,在地製造、在地消費,也是推動達成淨零碳排的方法之一。

 

撰稿人:六龜研究中心 李志璇 助理研究員

電話:07-6891028分機31

E-mail:hsuan0521@tfri.gov.tw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