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技術資源 / Professional technical resources
如何把已達成熟知人工林樹木轉換為原木收穫出來呢?

木材收穫作業係森林資源經營的重要事項之一,也是根據森林生長發育和人類對木材需求所進行的營林措施,其經營目的包括可促進林木生長發育、改善林分組成結構、有利林分更新復育、維護對植物多樣性、合理利用木材資源及創造環境與美學效益等。

 

不論是單一樹種人工林造林地或不同齡級混和的自然地,需要藉由收穫作業的執行,去除不需要的立木,達到符合日照、地利的林地條件,以利林木的生長發育

 

在人工林林分結構調整上,可透過疏伐或擇伐等不同收穫作業方式來達成預期目標;

 

人工造林樹種更新再生、林木病蟲害防治或林木防火線的建置亦須透過木材收穫手段;藉著木材收穫之原木資源,透過後續之木材加工利用,可供為建築、家具、室內裝修、印刷等人類日常生活相關之用途。

 

木材收穫如果執行不當,不僅會對森林環境與生態產生衝擊,更使得具關聯性的森林經營無法順利地推動,以致無法達成森林永續經營的目標。故惟有嚴謹的木材收穫作業計畫與妥善的管理方法,才能達到減少對森林環境的衝擊。

 

如何把已達成熟知人工林樹木轉換為原木收穫出來呢?

 

就一個完整的木材收穫作業系統而言,其涵蓋的工作範圍包括收穫計畫擬定、林道網規劃及施工、伐木造材作業、集材作業、運材作業、原木檢尺與分等、原木管理與交易

 

簡要說明如下:

 

收穫計畫擬定:適當而且事先做好的計畫,可以避免不良的工作結果。

收穫計畫須包含於具長遠發展的森林經營計畫中,執行層面需考量對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收穫計畫內容主要包括各分年度規劃之作業區域;須受保護區域及生產作業區劃分;植群型態與地形圖;每年估計的木材可生產量;採用之收穫作業系統與設備;技術訓練與人員培訓時程;主要林道設計等。

 

林道網規劃及施工:應包含在木材收穫系統之內。

林道提供造林撫育、木材生產、森林育樂、森林施業及管理等之用,可將林產物有效率的搬運至木材加工廠或市場;

適當的林道網,可降低木材生產成本,提高森林的經濟價值,尤能減低林地內之移動時間而提高造林、撫育及管理等作業效率,可使人工經濟林之經營更符合經濟性而達到集約性經營之目標。

 

伐木造材作業

利用鏈鋸之人力作業或全機械化作業,將樹木伐倒後並透過造材作業將倒木截斷為市場需求之原木規格。

造材目的為減少立木體積適合集運作業、生產符合市場需求之規格、提高原木品等及適應製材設備等。

作業程序:鏈鋸伐木;造材加工機造材;架線集材作業

 

集材作業

透過地面集材或架線集材方法,將伐木造材後原木從伐木現場搬移至林道旁或集材土場之作業程序。

一般坡度大且地表狀況惡劣時採用架線方式集運,坡度緩和且地表狀況良好則適合使用地面拖曳集材。

地面拖曳集材方式為駕駛集材車輛進入作業區將伐倒木拖曳至集材區,集材動力車輛有坡度的限制,因此在陡峭地形上,多採用架線集材系統,以動力集材機藉由鋼索將伐倒木拉曳至集材場。

 

運輸作業

藉由公路、鐵路或水路,將收穫的原木自集材場裝載後運送到後續加工廠的作業,這個項目的作業成本,幾乎佔了木材收獲作業成本的一半。

原木採用公路運輸時會依照原木形式(短木、粒片或全幹木運輸)、道路標準及等級(坡度及彎度)、在地設備等因素而定。雖然大型卡車單位重量的運輸成本較低,有其經濟上的效益,但崎嶇蜿蜒的山路,仍以選用較為短、小的卡車為宜。

 

原木檢尺與分等:原木材積及品等為決定木材加工利用之重要因素,

原木檢尺之目的為確定原木材積,檢尺的範圍包括長度、直徑及材積之計算或利用容積重量轉換為材積。

造林木原木分等目的為使木材資源可充分應用在不同產品用途上,分等方法依照原木材面上節、彎、鋸口縱裂、鋸口環裂等缺點之數量、大小或比例進行目視分等。

 

原木管理與交易

為了確保木材產業界所需要的原木能夠按照需求及時供應,就必須加強其原料的供應管理,建立並發展與供應商的合作夥伴關係,保證供需雙方合作具有積極性,以確保產業界的需求能即時得到供應,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的連續性,降低由於原料不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產業界也可以實現準時採購,減少不必要的庫存。

具有可有效聯繫林業與木材產業間之樞紐的原木交易市場,可協調區域內木材產業的庫存,並根據市場上木材供給狀況、訂貨期、運輸時間等因素,確定適當的安全庫存。

原木交易市場在有充足原料供應下,透過原木集中、交易、加工、分類、及附加價值之提升等方式可提供木材或纖維原料的市場服務,使木材資源更有效的利用。

文章提供:卓志隆教授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TOP